北京:无法独善其身
覆巢之下无完卵。在河北、天津相继挣扎于北京的阴影之下时,北京显然无法独善其身,孤独的繁荣之下饱受“大城市病”的困扰。京津冀可谓没有赢家。
天安门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象征之一,也是北京城最具代表性的象征之一
如果城市有灵魂,那么北京的灵魂一定是政治。自从成为首都的那天起,北京便被涂抹上政治的底色。
作为首都,北京有着自身独特的城市职责: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的工作服务,为国家的国际交往服务,为科技教育发展服务,为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服务。
这个被简称为“四个服务”的原则,不仅写入了经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相关规划中,还写入了每次的北京市党代会文件和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是北京市市委、市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领导讲话中的常规内容,更渗透到北京城市日常运行的方方面面。
而作为一个城市,北京同样有着自己内在的经济发展要求和冲动,执政者同样将“发展是硬道理”奉为圭臬——毕竟,没有经济发展就不可能有城市发展。
因首都之便,北京拥有其他城市所难以企及的各种优势,集聚了难以尽述的各种要素资源,享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向往与仰慕。这使它似乎无所不能:“国际活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先进文化之都”、“和谐宜居之都”……只要愿意,北京就能将自己建设成为它所希望成为的样子。
可国家一旦走向开放、自由、竞争,经济、社会、城市居民便开始或隐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