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中国近年来总和生育率和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1980~2000年)
出版时间: 2012年01月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不断攀升,2000年以后尤为严重。本章根据2005年国家统计局组织的1%人口抽样调查和其他有关资料,对我国当前出生人口性别比现状进行分析,系统阐述全国及各省份出生人口性别比发展态势。通过考察历次人口普查和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质量,发现尽管调查年份生育水平有一定漏报,但是出生人口性别比水平还是基本可信的,这可以通过其他统计渠道加以证实,如医院的出生登记统计、有关的专项调查统计等,都说明人口普查和1%人口抽样调查的结果基本准确。本章利用统计部门调查资料的分析结果,应该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前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基本状态。

第一节 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总体呈升高态势

许多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属正常范围,一普、二普时都在105以下,70年代平均为106.32[1]。进入80年代以后,出生人口性别比逐渐开始升高,其发展过程如表3-1和图3-1所示。

表3-1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发展状况

图3-1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趋势(1953~2009年)

20世纪80年代,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开始逐渐升高,与之相伴的是B超这一鉴定胎儿性别技术的广泛使用,这段时期的升高比较缓慢,平均每年上升0.33。“六五”期间(1980~1985年)出生人口性别比平均值为108.20,呈轻微升高;“七五”期间(1985~1990年)出生人口性别比平均值上升到110.20,比“六五”升高了2个点。

90年代以后,出生人口性别比开始快速上升,平均每年升高0.56。“八五”期间(1990~1995年)出生人口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