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底淘金导向观光客淘金——以新北市黄金博物馆园区文创营销为例
文创产业是近年来新兴的文化事业之一,本着文化的内涵来营造文化产业,以创造更多的文化依存空间,看起来简单,可在执行上,受到环境影响,这类的文创受到相当程度的挑战。
本文以大台北地区的地方产业博物馆为对象,但聚焦在创建于2004年的新北市瑞芳区黄金博物馆园区上,就黄金这个矿产的被发现到产业的没落,再到以博物馆的筹建来转型,并融入生态博物馆概念,建成特殊的黄金博物馆园区的过程展开研究。
为了营销文创商品,黄金博物馆园区自营金采卖店买卖文创商品,是希望让博物馆园区融入小区、提供生态环境共存的课题,更希望形成自己的风格,在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黄金博物馆园区正因为“年纪轻”,所以有“改变、善变、应变”的本钱,虽然一切发展还在进展中,但也因为这样可以让本研究有更多元的角度。
一 博物馆的功能说
近年来大台北地区文创产业蓬勃发展,而孕育文创事业最大的奠基石,是与各类型博物馆的存在有绝对的依存关系,尤其博物馆内馆藏所提供的丰富文化宝库,更是文创的泉源之一。何谓博物馆?根据《牛津英语辞典》的定义,博物馆(Museum)一字的字源是希腊语,意思是礼拜缪斯神的地方(在希腊神话里,缪斯神是宙斯与记忆女神所生的九个女儿,分别掌管史诗、音乐、情诗、修辞、历史、喜剧、悲剧、舞蹈和天文)。可以想象,这时的博物馆里供奉着各类神像和圣物,举办仪式祭典,是一个民众带着朝圣的心情顶礼膜拜,并借此濡染人文艺术与自然科学的地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