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艺术展览之宣传营销
本文主要探讨新媒体艺术展览与历史文物进行结合,策展者如何运用平面媒体宣传营销交互式展览的主题以吸引大众。近年来台湾结合新媒体艺术之展览蓬勃发展,不少展览主题也积极地朝着艺术与科技的趋势规划,期望转换虚拟博物馆到未来博物馆的概念。从台湾“未来媒体艺术节”可以发现,新媒体艺术作品由实验性质逐渐汇入为主流。由台湾ICCA国际会议协会近年举办的资料发现,文化领域上发展比例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并且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法”重视新媒体艺术的未来发展。文化通常是历史的表征,将历史有形化通过古文物的展示了解,而避免单调呆板的展览形式,用不同方式去吸引大众,提升展览的总体评价已成为一项重要的议题。
媒体艺术已经由原本实作作品式转变为一种观念艺术作品之表达方式,而“新媒体艺术”源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科技与数字媒体的进步、计算机及互联网的成熟,以及电子数字影音产品的普及化,新媒体艺术不仅提供了新的创作工具,同时提供了全新的艺术作品存在方式和规则,艺术家也将技术手段的掌握和应用变成艺术创造极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另外,在文化全球化与商业化下艺术团体引进企业化经营,通过营销手法强调展览交互式概念,让参展者产生共鸣与更多参与。
本文讨论的新媒体艺术展览,分别为2012年在台北举办的“会动的清明上河图”、“秦始皇:地宫与兵马俑大揭秘”与“故宫亲子数字艺术展”三个历史文物展。使用质性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包括文献分析、次级数据、参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