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2002~2007年金融业增加值在全国的比重变动趋势
出版时间: 2009年01月

东北三省金融发展状况与对策研究

2007年,东北三省金融业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关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和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需求,不断完善金融服务和金融资源配置功能,在保持良好金融运行态势的基础上,有力地支持了东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总体来看,东北三省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还远未进入协调互动轨道,特别是随着从紧货币政策的深入实施,这一矛盾愈加显得突出。因此,如何促进东北地区区域经济与金融在从紧货币政策背景下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当前金融工作面临的首要任务。

一 东北三省金融运行总体状况

(一)银行业金融机构健康发展

1.资产规模稳步增长,经营效益显著提高

在资产规模方面,截至2007年末,东北三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达到35457.4亿元,同比增长12.73%(见表1)。在经营效益方面,辽宁省2007年全年实现利润166.3亿元,比上年增长160.5%;吉林省2007年账面利润比上年增长14.3倍,盈利能力大幅提高。[1]

表1 东北三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情况

2.各项本外币存款增速整体趋缓并呈现明显的结构性变化特点

截至2007年末,东北三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8734.1亿元,同比增长9.94%,增速比上年回落3.51个百分点(见表2)。其中,吉林省增速回落较大,比上年回落9.5个百分点,辽宁省和黑龙江省分别回落1.36和3.52个百分点。

由于企业效益提升以及证券市场分流储蓄存款的影响,东北三省在存款结构上均呈现企业存款增速快而储蓄存款增速较小的特点,企业存款成为拉动各项存款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