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能源运行的特点与趋势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节约资源确定为基本国策,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要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10年万元GDP综合能耗降低20%、污染减排10%的目标,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已经成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2005年,北京市能源消费总量5522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7.4%,能源运行形势基本平稳,供需矛盾有所缓解;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886.3亿元,同比增长13.6%,以能源的较低增速支持了经济的高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及节能降耗效果显现,支持了北京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一 能源运行特点
1.能源增速有所减缓,能源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2005年,本市能源消费总量达到5522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7.4%,增速回落3.2个百分点。各主要能源品种消耗增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煤炭3069万吨,比上年增长4.4%,增速回落1.7个百分点;电量570.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1.2%,增幅提高0.4个百分点;天然气32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8.5%,增幅回落8.9个百分点;汽煤柴油565.5万吨,比上年增长10.2%,增幅回落9.5个百分点;可再生能源利用量约为60多万吨标准煤。五年来,能源平均增速为5.9%,有力地支撑了12.4%的经济发展。
2.优质能源比重提高,促进了环境质量的改善
2005年,优质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达到57.3%,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十五”期间提高了11.9个百分点;煤炭和焦炭在终端能源消费量中的比重为22.3%,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十五”期间下降了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