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各功能区常住人口受教育程度对比
出版时间: 2009年03月

北京山区新农村建设的成效与发展途径研究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国掀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潮。在2008年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中央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北京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在16400平方公里土地的市域内,山区占62%,而这个区域是北京市新农村建设的重点。[1]

一 北京山区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和条件

十七届三中全会为我们勾画出了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蓝图: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要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强化农村社会管理。

(一)北京山区新农村建设的背景

近年来,我国的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重大成果,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好形势,对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这个大环境下,新农村的建设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北京近年来的发展形势,使山区新农村建设的条件基本成熟。

1.北京2008年奥运会是北京山区新农村建设的推动力量

北京承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为北京提供了一个向世界全面展示中国风貌、首都风采、市场商机的舞台,对北京市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