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 敢为人先 打造两型新农村
《湖南日报》2011-11-25
自1995年十万市民投票确立“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长沙精神以来,三湘四水的人民无不引以为用,这一湖湘精神早已深入人心。长沙县的党政干部们更是将“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融入新农村建设的工作中,先行先试、大胆突破、勇于创新。
近年来,长沙县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同时,突破传统思维定式,跳出农业抓农业,用现代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用发展城市的理念发展农村,把农业现代化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抓手,确立了幸福与经济共同增长、乡村与城市共同繁荣、生态宜居与发展建设共同推进的“三个共同”的发展理念,并取得了满意的成果。
一 以设施为基础,全面改善农村发展环境
“让农业更有效益,让农村更加富裕,让农民持续增收,是农村工作的目标,也是我们每个农村工作者的责任。”谈起“三农”工作,长沙县农村工作部部长杜红旗思路清晰。在他看来,“脏、乱、差”并不是农村的代名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是实现农村工作目标的前提和基础。
为建设宜居农村,长沙县针对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在农村水利方面,近三年来,长沙县投入了近10亿元的水利建设资金,突出了“除险保安、畅流节水、扩容升级、产业增效”为主要内容的“小康水利”建设,今年更是与农业发展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融资20亿元开发农村水利建设。在农村路网建设方面,近三年投资达15亿元,公路等级率、村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