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农村居民家庭自愿性教育支出情况
出版时间: 2013年03月

河南省社会保障发展与收入分配状况调研报告

一 导言

近些年来,我国地区、城乡、行业、群体间的收入差距有所加大,分配格局失衡导致部分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对我国的基尼系数目前各机构认识不一,被学界普遍认可的是世界银行测算的0.47,这意味着我国收入差距已经超过基尼系数标志的警戒“红线”(0.4)。适度的收入分配差距,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而过度的收入分配差距必然形成社会不公、贫富悬殊,危害社会稳定和发展。“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对社会财富的一种再分配方式,通过收入补偿、互助互济,使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个体不至于与其他社会成员相差太远,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经济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分配,从而事实上弥补着初次分配效率有余、公平不足的缺陷。”[1]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助于合理调节劳资之间、不同收入阶层之间及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弥补初次分配的不足,实现让全体国民合理分享国家经济发展成果和促使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各国社会保障实践已经证明,社会保障制度越健全,保障水平越高,国家利用社会保障进行收入再分配的规模越大,对收入分配的干预越强,社会收入越接近公平;反之,社会保障制度越不健全,保障水平越低,国家干预收入分配的力度就越小,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也越严重。因此,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强化社会保障再分配功能应该成为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方面。

然而,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仍残缺不全,且有效性不高,相关制度配套改革不能同步。在此情况下,中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