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发区企业及其综配区发展模式的调研——以E14数电园宿舍区周边环境秩序为视角
一 综配区发展模式
开发区综合配套服务区建设是新区的重点工作之一。完善综配区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园区的环境秩序,有利于进一步保障综配区的产业发展。目前,区内企业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呈现两种发展情形。
(一)一体化管理
企业及其配套服务一体化管理,即企业自身通过规划,为员工提供相应产业配套服务,如京东方5代线宿舍区。
优势:企业能够自主根据员工需求提供相应配套服务。比如企业可以根据员工的反映,灵活调整食堂经营品种、价格等,及时协调园区内部矛盾,实现“1+1=2”的效益。
劣势:增加企业的物业管理运营成本,此外,综配区辐射范围小,仅覆盖本企业的员工(见图1)。
图1 一体化管理模式
(二)分离化管理
企业及其配套服务分离化管理,即企业委托物业公司为员工提供配套服务,由物业公司负责对整个园区的实施保安、保洁、交通等专业化管理,企业对其工作进行监督。如E14数电园宿舍区、青年公寓、永康公寓等。
优势:专业化管理可有效提高服务质量,且辐射范围广,一个园区能同时辐射多个企业的员工,从而实现“1+1>2”的效益。
劣势:物业提供的服务种类具有局限性,利益诉求的增多导致协调难度加大。比如企业员工希望餐馆价格降低,品种增多,餐馆希望获取更多的利润,双方难以协调就导致宿舍区周边流动商贩增多,配套服务效果大打折扣,演变成“1+1<2”。本文将以E14数电园宿舍区为切入点进行分析(见图2)。
图2 分离化管理模式
二 实证分析之E14数电园宿舍区
(一)调研背景
E14数字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