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北京市社区养老现状及展望
前言
2013年9月6日,国务院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2013年国发35号文)要求,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为我国发展养老服务业指出了方向。
当前,北京市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2012年北京市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262.9万人,占户籍总人口比重20.3%。换句话说,北京市户籍人口中每5个人就有一个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据预测,未来北京市老年人口将以每年10万人以上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北京市户籍老年人口将达到380万,占全市户籍人口比例达到25%;到2030年将达到480万,占比达到30%;到2040年将达到560万,占比达到35%。与人口老龄化现象同时发生的是人口寿命的延长。目前北京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80.2岁。这意味着,北京市居民在退休后还拥有20年以上的生命时光。数量庞大的老年人群体如何在人生的最后20多年里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以及尽可能高品质的生活,这是北京市发展养老服务产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和巨大挑战。
笔者认为,在人口老龄化的时代背景下,发展基于社区、连接居家与机构的养老服务对北京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北京市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供给现状、当前面临的困难以及实现进一步发展的政策要求进行分析。
一 北京市老年人现状及养老需求分析
(一)北京市老年人口现状
北京市正面临着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2012年全市户籍人口1297.5万人,京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262.9万人,占户籍总人口比重20.3%;65岁及以上老年人187.9万人,占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