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村民王丽珍建房被拆留下的残骸
出版时间: 2012年11月

徽村旅游场域中行动者的行动逻辑(上)

在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中,布迪厄提出了场域、惯习、资本、权力等一系列基本概念工具,就是为了揭露传统二元化的“社会结构”和“行动”的虚假性。在布迪厄看来,不是不去研究“社会结构”和“行动”的问题,也不是不要静态地分析它们,而是将从实际运作的社会场域及其空间,从从事象征性实践的行动者的惯习出发,从社会场域和行动者相互依存的权力关系,深入地说明在不断变动的社会场域的基本关系网络。而且,贯穿于社会场域的动力学原则,就是行动者个人与群体之间的权力关系;而这种权力关系,始终是通过不同场域中行动者各类的资本的竞争与转换以及行动者惯习的建构表现出来。

第一节 功过孰分——老葛书记的生活史

无论是在农村社会学,还是在乡村治理或乡村建设的研究中,社区精英都是一个学术关注的焦点。所谓的社区精英,是指这样一种社区成员,他们在社区生活的某一个或几个领域拥有优势资源,并且利用他们的资源优势在一个或几个行动领域中获得个人成功,这种成功使他们的行动或对维持既存社会结构有贡献,或者会推动社会结构发生新的变化。[1]根据其掌握的社区资源和产生影响的不同,一般将社区精英分为政治精英、经济精英、社会精英三类。他们分别在社区生活的相应领域内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2]仝志辉、贺雪峰分析村庄的权力结构时,则将村庄精英区分为体制精英、非体制精英两类,其他属普通村民。[3]乡村社区变迁过程中,乡村精英的地位也在发生变化。其中的一部分人,即更多地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