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地区局势变动对中国能源安全的影响
东北亚涵盖中国东北、日本、韩国、朝鲜、蒙古、俄罗斯远东和东西伯利亚。东北亚是世界上经济高速增长的地区,经济合作与能源合作逐步推进。然而,世界上很少有什么地方比东北亚的政治安全形势更为复杂和困难。虽然在冷战后东北亚局势有所缓和,但依然扑朔迷离、变幻莫测。东北亚局势的演变,对亚洲乃至整个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特别是对东北亚区域合作、能源合作的展开均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东北亚地区除了俄罗斯外,其他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油气短缺问题。令人遗憾的是,至今这一地区的能源都没有实现互通有无,而且充满着各种矛盾与恶性竞争。特别是2010年以来,美国战略东移,高调重返亚洲,使这一地区的局势,特别是中日韩三个重要国家的关系发生许多微妙的变化。再加上3·11日本大地震、大海啸引发的日本核事故,对日本的核电事业乃至全球的核电事业造成巨大冲击,对我国的国家能源安全也提出了严峻挑战。
一 东北亚地区能源格局简述
东北亚地区[1]各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各异,能源状况也存在很大差异。中日韩三国同为能源消费大国,分别位居世界第1、第3和第8[2],而朝鲜和蒙古也存在能源不足问题。该地区只有俄罗斯的油气资源极为丰富,但其主要的供应对象是欧洲地区。在世界经济共同发展的大潮中,中国与东北亚地区不可避免地要产生能源利用方面的冲突,这其中不仅有经济利益的原因,也有更深层次的政治利益的驱动,还造成了中国国家能源安全的隐患,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一)日本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