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世界贸易份额与实际有效汇率(1950~1993年)
出版时间: 2014年04月

出口繁荣之缘由

1 概述

从世界贸易占比来看,随着西欧与日本逐渐强势起来,北美失去了“二战”后在世界贸易市场上所取得的领先地位(见图1)。即使在西欧各国之间,各国所占的世界贸易份额的变化也颇为明显。1947~1973年,联邦德国与意大利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份额大幅上升,而英国则大幅下降,法国仅有小幅增长。20世纪50年代末,联邦德国第一次超越英国,成为欧洲最大的出口国,其世界贸易份额在70年代初达到法国、意大利或者英国的2倍之多。

图1 世界贸易份额,1947~1993年

从1938年起,至少至1954年,联邦德国世界贸易占比的迅速增长可归因为德国的经济重建。108113581960年联邦德国的世界贸易占比达到了1913年德意志第三帝国的水平。令人惊奇的是这股增长势头一直持续到了1973年,其间仅在1961年马克升值后有过三年的平缓期。1950~1973年联邦德国世界贸易占比的增长可归因于:相对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德国的开放度的增加(+75个百分点)、人均收入的增加(+50个百分点)以及占世界人口比重的下降(-25个百分点)。10811359

通过联邦德国与法国之间的比较可以显示,世界贸易占比的上升与劳动生产率的迅速增加间并没有密切的关联。然而,这样的联系其实是可以解释的:(1)若出口领域中劳动生产率的快速增长能降低单位劳动成本,从而增强本国在出口领域的价格竞争力,则劳动生产率的上升可以导致世界贸易份额的增加。(2)若强劲的出口需求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劳动生产率的增加又可以提升本国的价格竞争力,则上升的世界贸易份额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