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研究
引言
城市是人口集聚的场所,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载体。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宜居城市是支撑区域经济社会系统高效运行的基本条件,是城市发展的最终目标,对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目前,我国正经历着快速的城镇化过程,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13年的53.73%。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过度膨胀、环境污染、自然资源短缺、能源过度消耗等一系列的城市问题接踵而至,城市生态系统失去了平衡,不仅给城市的发展造成巨大压力,也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如何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高效利用,实现城市生态的良性循环和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当前我国城市建设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河南作为拥有1亿多人口的发展中省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正处于加快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关键时期,也处于城镇化深入推进的重要时期,仍面临着城市发展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