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消费与时尚
奢侈品(Luxury),在国际上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奢侈品在经济学上讲,指的是价值/品质关系比值最高的产品。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奢侈品又是指无形价值/有形价值关系比值最高的产品。奢侈品的消费是一种高档消费的行为,奢侈品这个词本身并无贬义。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消费能力也日渐上升,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奢侈品消费的大市场之一。资料显示,2010年,中国消费者购买了107亿美元的奢侈品,占当年全球奢侈品市场的1/4。[1]
奢侈品消费的出现与现代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当前中国社会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是密不可分的。人们对于消费的追求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维持基本需求的层面上,而开始了其他更高层次的追求。随着这样一个大众消费时代的兴起,消费和消费方式已经成为衡量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而在这样一个庞大的奢侈品消费数据背后,新白领阶层对于奢侈品消费的贡献也不可小觑。在新白领阶层中出现了这样的一种普遍现象:攒上几个月乃至半年的工资去专卖店买一件类似于LV一类奢侈品牌的服饰或包,然后穿着或带着去挤公交车。这成为现阶段中国一部分奢侈品消费人群的显著特征。作为城市的精英群体,新白领往往都拥有较高的教育水平,比较容易接受新的产品、服务和新的消费理念。在当前社会,以新白领生活为题材的时尚、休闲、财经话题和节目,在媒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某种程度上新白领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