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金丝峡景区旅游景点一览
出版时间: 2012年12月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模式

积极培育水源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模式,不仅有利于解决水源区乃至中西部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问题,而且还将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基础。第6章我们已经详细阐述了水源区的农业发展模式,工业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模式与产业集群模式,本章我们结合水源区经济社会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典型地区予以详细说明。

一 循环经济与商洛现象

(一)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recycle economy)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减少资源利用量及废物排放量,reduce)、循环化(大力实施物料循环利用系统,recycle)、资源化(努力回收利用废弃物,reuse)”(简称3R)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的新的可持续经济增长模式。其实质就是通过建立“资源→生产→产品→消费→废弃物资源化”的清洁闭环流动模式,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力求把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最终达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状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循环经济逐步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企业的普遍重视。欧盟中的德国率先发展循环经济,其他国家如瑞典、芬兰、法国、丹麦、瑞士、西班牙、葡萄牙等也相继开始发展循环经济。资源稀缺的国家对循环经济更是高度重视。例如,日本已将循环经济作为基本国策,2003年日本环境省制定了《推进循环型社会建设基本计划》,进一步推行“建立循环型社会”的理念。我国也将发展循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