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主题下的投资机会研究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一轮国企改革大潮。改革基本方向是市场化,基本路径是“改革”、“发展”和“国际化”。其中,“改革”是基础和重点。只有通过“改革”建立高效运营、治理规范的机制,才能有效地进行规模化发展和整合全球资源的国际化发展。
社会资本可以利用国企改革过程中涌现出的众多投资机会,与国有资本发挥各自的优势,互利共赢,共同提升社会资源的配置及运营效率,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经过前阶段从整体上搞活国有企业、扭亏脱困、抓大放小、重组兼并和战略调整等一系列措施,现存国有企业大都规模较大、管理效率较高,它们也将是本轮改革的重点对象,包括上市公司。[1]
对于社会资本来说,国企改革的投资机会尽管就在眼前,但是要想抓住却不容易。社会投资者需要谨慎选择合适的投资对象,匹配投资的需求条件,采用或创新合适的投资方式,规避可能的投资风险,由此才可能获得预期的投资收益。否则,国企改革的投资“盛宴”就可能只是水中月、镜中花。
一 国企改革的政策导向
前期的国企改革基本上都是自下而上进行的,目的是解决其经营困境。在本轮改革中,由于国有企业经营状况基本良好,改革由顶层设计开始,自上而下,以实现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国企改革指明方向,确定其原则和目标。从大型中央企业到地方国有企业,已经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