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研究报告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以市场机制解放企业资源,激发市场活力,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作为联系政府、企业、市场之间的桥梁纽带,行业协会商会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和后“双重管理”时代,探讨处于政府和市场之间,发挥“共益性”作用的行业协会商会的改革发展,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一 行业协会商会的基本理论
行业协会商会是中国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协会商会的内涵、特点、类型、生成发展模式和功能定位等是行业协会商会的基本问题。本部分主要围绕行业协会商会的基本理论问题展开。
(一)行业协会商会的内涵和属性
行业协会商会是社会团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社会团体是我国当前社会组织三大类型之一。社会团体的一般分类有:公益慈善类,如义工联;经济类,如行业协会、商会;学术类,如研究会、学会;文化娱乐类,如棋牌协会;宗教类,如佛教协会以及综合类等。行业协会、商会与其他社会团体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同[1]。因此,有必要从内涵、外延、属性和特征等角度对行业协会、商会的基本理论进行梳理分析。
1.行业协会商会的内涵
严格地讲,中国的行业协会和商会是有区别的。行业协会是由同行业的企业或企业家作为会员,服务于全行业的共同事务和共同利益的非政府的“共益性”会员组织。而跨行业、跨产业的综合性行业协会一般称为“商会”,有时商业领域的行业协会也称为“商会”[2],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