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公平感的实验经济学研究——理论基础和测度方法
一 引言
社会公平不仅能影响社会收入和财富的分配以及人们的幸福程度,甚至可能影响一国社会的和谐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已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公平动机能够影响经济决策行为。例如,公司所设定的员工工资水平并不完全由劳动力供求市场的均衡价格决定,而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员工对于怎样的工资水平才是“公平”的感知或看法的影响。许多研究发现,在经济萧条时企业宁可裁员也不愿降低在岗员工工资的这类工资刚性现象的一个重要解释在于,降低在岗员工工资会导致其产生受到不公平工资待遇的感知,这会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表现从而可能令企业遭受更大损失(Agell and Lundberg,1995:295-308;Bewley,1995:250-254;Campbell and Kamlani,1997:759-789)。Kahneman 等(1986:728-741)发现垄断企业在进行商品定价时很少会完全利用其垄断力量为其产品设定尽可能高的价格而增加利润,其原因可能是其担心顾客对其高定价的公平性的负面感知,从而影响其长期经营利润。最近的行为经济学发展表明,决策者所具备的公平感被认为是导致在上述例子中的决策违背传统自利假设的重要原因。
公平感也称不平等厌恶,是指普遍存在于决策者效用函数中对于公平和阻止不平等发生的偏好(Fehr and Schmidt,1999:817-868)。近年来在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和人类学等社会科学领域,有关不平等厌恶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而在经济学中对公平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测度人们的不平等厌恶偏好强度,并用该偏好去解释人们的经济决策行为。在经济学上,不平等厌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