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需求拉动线性模型
出版时间: 2012年06月

相关理论综述

第一节 概述

本章首先考察了竞争优势的基本理论,其次着重介绍了产业竞争优势的相关理论,再次对汇率理论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最后,对技术创新理论作了简要回顾。

第二节 竞争优势的基本理论

对超额利润的追逐是作为理性的经济主体的企业与生俱来的目标,而超额利润源自企业的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企业只有在与其竞争对手的竞争中确立并维持强劲的竞争优势,才能获得超过产业平均利润的利润,即超额利润,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并且进一步发展壮大。否则,最多只能获得正常利润甚至亏损。因此获取竞争优势就成为每个企业经营的核心任务。但是,任何一种既有的竞争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冲击下都会表现出消散的趋势,所以企业只有动态地更新既有的竞争优势,才能够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从而延长企业的生命周期,不断成长。

竞争优势一直是战略管理研究的重点。竞争优势这一概念于1933年由英国经济学家张伯伦(E.Chamberlin)在其著作《垄断竞争理论》中提出,后来由霍弗(Hofer)和申德尔(Schendel)把竞争优势引入战略管理领域。但是真正开始对竞争优势进行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代表人物是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教授。波特从1980年起先后发表了《竞争战略》[1]、《竞争优势》[2]、《国家竞争优势》[3]和《竞争策略案例》[4]等著作。时至今日,有关竞争优势的理论与管理实践已经很多,许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对竞争优势进行了研究。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