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武陵山片区代表性城市建成区面积演变对比*
出版时间: 2015年03月

武陵山片区城镇化特征、趋势与发展战略

一 武陵山片区概况

武陵山片区是《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之一,也是首个编制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并率先启动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的连片特困区。该片区地处湖南、湖北、重庆和贵州四省交界处,总面积为17.18万平方公里,共有71个县(市、区),其中,湖南37个、贵州16个、湖北11个、重庆7个(见图1)。2014年末,常住人口为308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1108万人,农村人口为1972万人,城镇化率为36%,境内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等28个少数民族。该片区集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于一体,是贫困人口分布广、跨省交界面大、少数民族聚集多的连片特困区和经济协作区。

图1 武陵山片区空间分布

武陵山片区水能资源、山地资源、矿产资源、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是我国亚热带森林系统核心区、长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森林覆盖率为53%,生物物种多样,素有“华中动植物基因库”之称。不过,该片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1)贫困面广量大,贫困程度深。片区71县(市、区)中有4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120元,仅相当于当年全国平均水平的61.1%,就医难、上学难、饮用水不安全、社会保障水平低等问题仍未解决。(2)基础设施薄弱,片区内主干道网络尚未建成,基层公路建设欠账较多,水利设施薄弱且老化,电力和通信设施相对落后,区内仓储、包装、运输等基础条件较差;市场体系不完善,特别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