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农户调查报告
前言
在越来越大的生态压力和多种经济、社会和政策因素的作用下,我国政府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启动了几项大型或超大型生态保护工程,以遏止生态环境恶化加剧的趋势。这些工程包括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其中,退耕还林工程无论从地理覆盖范围、财政预算规模,还是从对农业生产、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效应,以及农户参与程度等方面看,都表现出鲜明的特点及特殊地位,堪称第一大林业工程。
关于退耕还林的影响,它关系到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和退耕农户的生活保障,更关系到该项政策的可持续性。退耕还林的出发点是基于环境经济学视角,重在生态效益,根本目的是要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现阶段分析退耕还林的影响尤其是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有利于改进退耕还林工程的模式和绩效,有利于该项工程朝着更好的方向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报告是国家林业局《大学生退耕还林工程农户调查报告》中的华中地区分报告,以华中地区退耕还林情况为调查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评价华中地区退耕还林政策影响。报告共分9个部分:调查概况;样本农户家庭基本情况;参加退耕还林情况;退耕还林政策执行情况;退耕还林成效;退耕成果巩固情况;趋势判断与农民反映意见;主要结论;政策建议。报告总结调查结果得出的基本结论是:生态环境改善成效显著,农民生态意识大幅提高,农户收入增幅明显,农村劳动力得到转移和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土地结构有效优化,下一步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