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性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可持续发展能力是衡量小额信贷组织潜力的综合指标。本书使用两组指标对中国公益性小额信贷组织进行分析,即赢利性指标和生产效率指标。
大量资料显示,中国公益性小额信贷组织的财务自立能力(自负盈亏)普遍很弱,对外部捐助和补贴(软贷款、操作费)的依赖程度很高,不能否认有一些经营得比较好的小额信贷组织已在财务上实现了自负盈亏,不过这样的组织为数不多,多数的组织离这一步还相距甚远。
根据促进网络提供的27个小额信贷组织的财务数据,2005年平均操作自负盈亏率为90.6%,最高为209.9%,最低为32.6%。按操作自负盈亏率分组如表1-10-1和图1-10-1所示。
表1-10-1 按自负盈亏率分组
《中国小额信贷发展研究》一书的调查数据显示,2002年有一半的组织亏损。操作自负盈亏率在80%左右,年度间没有明显变化,说明财务自立能力没有提高。
应当说明的是,中国公益性小额信贷组织的实际财务自立能力可能要比上述数据反映的差,许多机构在计算操作自负盈亏指标时并没有把外化的成本计入。据了解,一些组织在计算操作成本时没有计入由政府支付的部分,这部分成本一般被称为“隐蔽”或“影子”成本,有的组织没有把上一层次管理机构的管理费用分摊到基层组织的成本中去。这些因素都会造成财务自立能力很高的假象。另一个会掩盖财务自立能力真实性的因素是资金成本,上述27个组织使用的资金几乎全部来自捐赠或低息贷款,它们的资金成本平均只有1.3%。
图1-10-1 按自负盈亏率分组百分比图
财务自立能力是评价小额信贷组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