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报告(2015)
出版时间: 2015年05月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促进山西经济转型发展

山西省是典型的资源型省份。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地区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87.9亿元跃升至2013年的12602.2亿元(是1978年的143.4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5元提高到2013年的34813元(是1978年的95.4倍)[1]。但山西省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产业结构也面临日益严重的失衡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产业基础薄弱,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第三产业发展滞后。2013年山西省产业结构分布情况是:第一产业比重为6.1%,第二产业比重为53.9%,第三产业比重为40.0%。与全国相比,山西省第一产业低于全国3.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高于全国10.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低于全国6.1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山西省产业结构比例出现严重失衡的状况,产业结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山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协调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因此,山西省必须充分抓住我国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大机遇,以转型综改为契机,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山西经济的转型发展。

一 山西省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分析

“产业结构”的基本含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质的方面主要是指结构高度与效益问题,即产业结构是由哪些部门和行业构成的,各产业间的联系或关联方式如何;量的方面主要是指结构均衡问题,即各产业部门在社会生产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是质与量的统一,二者缺一不可。产业结构按照其研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