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失地农民对未来生活所担忧的问题
出版时间: 2012年12月

失地农民的社群隔离及其风险——基于C市的调查研究

一 失地农民的社群隔离现象及其测量指标设计

社会隔离又称社群隔离,是指由于社会群体之间存在社会距离而导致社会群体隔阂和疏离的现象(郭星华,2000)。城市社会隔离是指这样一种社会现象:在一个城市中,不同社会群体由于政治地位、经济收入、语言、种族、文化等社会差异,选择在城市不同的空间范围内聚居,形成相对封闭的不同社区。社区之间如果缺乏交往,久而久之,就会逐渐产生一定的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从而形成相互疏远、隔阂、离散、排斥甚至敌对的状态(吕露光,2005)。在本研究中,笔者将社群隔离概念引入失地农民的研究,并将之划分为经济性隔离、自愿性隔离和制度性隔离三大部分。

目前关于隔离问题研究涉及经济方面的一般用的是“居住隔离”这个概念。居住隔离主要是经济分异所导致的居住条件、居住环境等方面的物质空间的隔离,它并不能完全涵盖城市失地农民隔离现状的经济方面的内容。在研究进程中,笔者发现,与城市居民相比,失地农民经济方面的隔离不仅仅包括居住隔离,还表现在生活水平、就业状况和消费能力等方面,故使用经济性隔离更为贴切。

自愿性隔离包括失地农民与城市居民的社会交往隔离和心理隔离,是失地农民在文化生活与身份认同等方面的隔离。它是失地农民群体自愿与城市居民群体相分离的过程。失地农民群体成员找不到满意的方式与城市居民群体相处,他们就通过这一过程努力限制与群体外成员的接触。

制度性隔离是指在所有失地农民隔离状况的背后,都存在一系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