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开勒昆式地毯纹样909455
所属图书: 丝路文化新聚焦
出版时间: 2011年12月

论新疆传统地毯的传承保护与创新

新疆被誉为我国“地毯的故乡”。新疆传统地毯在国外泛称“东方艺术毯”或“东方高级手工地毯”。它是新疆独特的人文资源中重要的传统工艺品,也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新疆传统地毯发展的历史轨迹

在历史的长河中,新疆传统地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其来源脉络可归纳如下。

(一)汉文古籍文献中的记载

战国时期《逸周书》、《禹贡》,汉代《汉书》、《三辅黄图》,三国时期《异物志》,唐代《一切经音义》、《大唐西域记》,宋代《广韵》、《元史》,明代《正韵》等书对两千多年前新疆传统地毯发展的历史沿革作了记载。据东汉时期文献记载,居住在西域的人们织出了与地毯组织相类似的毛织毯,他们把这种织物称为罽,褐、氍毹(音qú shū)、毛席、毛褥等,它可能就是聚居在西部地区的羌、氏、小月氏以及塔里木盆地各民族称谓地毯的词语或方音。到了元代、清代,地毯业进入全盛时期,新疆传统地毯已开始向欧洲出口。

(二)文物考古发现

在新疆罗布泊地区的古楼兰遗址中出土的几件载绒地毯残片(被斯坦因掠走,现藏英国伦敦维多利亚和阿拉伯特博物馆),这批新疆地毯残片,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真正的载绒地毯实物。在罗布泊地区,沿孔雀河南岸三角洲一带的墓葬中,发现了彩色载绒毯。1959年,新疆考古工作者在民丰县北的古尼雅遗址西北约3公里的地方,发现了东汉夫妻合葬棺一具。[1]其中有手工羊毛打结地毯的残片,新疆东汉地毯,是目前我国发现较早的手工打结地毯的实物标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