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北京市区县图书馆公用房屋建筑面积
出版时间: 2015年05月

北京市区县公共图书馆运行效率评价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共品特性决定了它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的基本特征。这一特性使得公共文化产品不可能依赖市场机制、都由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民营企业来提供,其主体部分一般由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政府文化部门来提供,容易产生供给效率方面的弊端。在北京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缺少对服务机构运行机制的科学设计、支出测算和绩效标杆,这是导致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进行北京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运行效率分析,建立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探讨公共产品的效率改进对策,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可行性方案,就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公共图书馆是首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递知识、进行社会教育和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机构。区县级公共图书馆是我国公共图书馆体系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基层单位,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文化建设面向基层的关键环节,承担着收集、整理、保存、传播文献的任务,肩负着保存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提供文化娱乐的重任。

一 北京市区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发展

2014年,北京市16个区县的公共图书馆不断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深化服务内涵,扩大服务功能,为满足社会需要不断在服务方式上创新,开创了一条以区(县)图书馆为依托,以“中心馆-分馆”的模式,建立起包括街道、社区图书馆在内的公共图书馆资源共享体系、全市公共图书馆“一卡通”借阅体系、图书“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