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各省区行政单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
出版时间: 2015年05月

民间文学分题报告

一 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综述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的民间文学(口头文学)是民众集体创作、口耳相传的语言艺术,主要包括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史诗、歌谣、长诗、谚语、歇后语等。民间文学是我国重要的文化传统,早在正式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之前,我国就已开展了对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研究工作,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1956~1966年,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前身)组织了以收集民歌为主的采风运动,有郭沫若、周扬合编的《红旗歌谣》,何其芳、张松如主编的《陕北民歌选》,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组织的《中国各地歌谣》等成果。

1984年文化部、国家民委和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联合启动了“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普查、编纂和出版工作,对民间文学进行了系统的搜集和整理。2009年“三套集成”省卷本90卷圆满完成出版发行。

2005年,随着文化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代表性传承人体系的建设,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截至2014年,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我国有《格萨(斯)尔》和《玛纳斯》两项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155项民间文学入选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在四批国家级传承人中,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有77人。

按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指导,“保护”是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