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方要素的地理边界和行政边界的关系——以苏州市吴中区东、西两山地方要素为例
一 地方要素边界的特点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地方要素地理边界的意义
目前,关于不同地方争夺旅游资源的报道频频见诸媒体,旅游资源归属地之争体现了旅游目的地的激烈竞争,这是因为属于特定区域的旅游资源可以成为旅游目的地的垄断性资源。相邻行政区往往具有文化景观上的相似性,从而会出现区域文化资源的竞争(胡丽芳、周玲,2004)。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是确定地方要素的地理边界。所谓地方要素是指独属于一个地方的自然或人文要素。
边界是人文地理研究区域不可回避的问题。边界是人为划定的,边界是物质的、想象的(Gregory et al.,2009:212),人们既可以借助物质形态的要素划分边界,例如以河流划定界线,也可以借助想象出来的界线划分边界,例如以纬线划定国界。在没有清晰的物质要素作为划界依托,在想象的边界无法被多数人感知或认同时,地理边界就出现了模糊的问题。有学者认为,较之自然事物的分布边界,社会文化的边界通常是不明确的,是渐变的,可以渗透的,因而更为复杂(Agnew,2000)。
出于不同目的,人们需要将模糊的边界确定清楚。例如为了分配资源、明确权力均需要将边界清晰化(夏黎明,2011)。目前研究国家边界的地理学文章比较多,而研究地方要素地理边界的文章较少。本研究将地方要素边界与行政区边界叠加在一起,讨论二者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新的探索。
(二)地方要素边界与行政边界的关系
地方要素的分布有点分布,例如建筑;也有面分布,例如民俗活动。点分布通常比面分布容易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