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背景下德国经济表现和政策演化
2013年,整个欧洲逐步迈出欧债危机的泥沼,但是复苏的步伐依然蹒跚。德国作为欧盟和欧元区最大的经济体,其经济发展亦受到大环境的影响。本文主要对2013年下半年至2014年夏末德国经济走势与德国联邦政府的经济政策进行盘点与述评。总体来看,德国经济表现尚可但也有隐忧,政府在国内经济政策方面的调整着重于推进高新制造业的发展,同时注意缩小国内不同人群和地区之间的差异,公平性取向明显。
一 2013年下半年以来德国的经济形势
自2013年下半年以来,德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趋势,主要是已现复苏之势的经济增长在2014年第二季度有所放缓,经济前景出现了黯淡不明的征兆,对外贸易略显疲态,物价水平隐现通缩苗头。不过,持续改善的劳动力市场和政府财政,也昭示着德国经济的体征依然健康。这些互相矛盾的经济指标,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后危机时代德国经济发展的复杂性。
(一)经济增长有所趋缓
虽然德国经济遭受了欧债危机的严重冲击,但是由于一系列内外因素的作用,如德国政府松紧有度的危机应对政策、以新兴经济体为代表的旺盛外部需求,以及德国在危机爆发之前实施的、冠以“2010议程”之名的长期结构性改革,使德国经济在一片哀鸿的欧洲表现为“一枝独秀”。
进入2013年,德国也同其他欧盟和欧元区国家一样,从第二季度起走出长达六个季度的衰退,当季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0.5%,环比增长0.8%,超过欧盟和欧元区的平均增速。此后直至2014年第一季度,德国经济一直维持低速扩张的态势。
然而在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