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农村劳动力就业与流动的性别差异
出版时间: 2011年03月

农村劳动力就业与流动性别差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为全面认识农村劳动力就业与流动的性别差异现象,有需要进一步了解差别形成的原因。对此,除了进行必要的定性分析之外,还需要借助于定量分析,深入研究各种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将通过对农村调查数据的分析,研究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微观因素,并通过计量分析,进一步指出不同因素对男性、女性非农就业行为的不同影响。就业选择、就业时间及工资是就业行为分析中的几个重要内容。本研究将以工资性就业为例,在已有文献基础上建立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包括对就业选择、就业时间、就业收入的分析。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不同,地区差异较大,本研究还将对区域间的不同进行比较。

4.1 就业差异因素分析

对非农就业的性别差异进行研究,通常是建立在就业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基础之上。从理论上说:个人是否参与就业是根据自己的保留工资水平和市场工资水平的比较而决定,由于在实际中影响工资水平的因素很多,所以在实证分析中大多是根据影响非农就业参与的因素建立就业选择模型,模型估计后再进行差异分析,如孟昕(Meng,1998)在调查研究中就使用了这种方法。本研究也将采用这种方法,先在理论分析基础之上建立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参与模型,进而根据模型估计结果,然后借鉴奥萨卡(Oaxaca)分解的思路对差异进行解释,并进行区域比较。

4.1.1 模型及变量介绍

对农村劳动力个人来讲,其工资性就业参与行为(即是否具有非农就业)受很多因素影响。从微观角度分析,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参与决策有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