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房地产挤压其他行业
所属图书: 渐行渐远的红利
出版时间: 2013年04月

增长的长周期和短周期

生产率不等于一切,但长期看,它几乎意味着一切。

——保罗·克鲁格曼(1990年)

生产效率作为供给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长期根本力量,对此观点应该没有多少人持异议,本章引用保罗·克鲁格曼的话是因为这位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是当今凯恩斯学派的代表性人物。克鲁格曼在全球金融危机后极力主张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总需求,认为短期总需求关系到长期总供给,高失业率如果持续下去,将降低总劳动人口的平均技能,影响长期的经济增长潜力。现实中的经济没有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学派那么对立,供给和需求、长期和短期的问题可能相互交织。

我国经济增速从2010年的10.4%快速下滑到2012年的7.8%,这是短周期的下行还是长期的趋势性放缓?对这个问题的解读关系到我们如何判断中长期经济前景,对考虑当前的政策应对也有意义。应对总需求增长放缓需要财政和货币政策的逆周期操作,而解决供给面的“瓶颈”则需要结构性的改革。有一种观点认为供给面的基本因素变化,比如人口结构是“慢变量”,过去三年增长的显著下滑主要反映需求的波动,由此宏观政策逆周期操作将促进增长的强劲反弹。然而,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反驳这种观点,因为2010年经济过热,通胀压力大,10.4%的增长高于当时的潜在增长率,不能作为可持续增长率的参照指标。因此,要准确地判断形势,还是需要分解导致增长放缓的不同因素及其规律。

本章遵循“长期看供给、短期看需求”的二元分析框架,先从劳动力、资本存量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