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基金会发展概况
一 2014年全国基金会已超过4000家
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全国基金会总数达4211家,较2013年增加了584家,年增长16.10%。其中,公募基金会1487家,占35.31%;非公募基金会2724家,占64.69%。同2013年相比,非公募基金会在全国基金会的占比增加4个百分点(见图1)。
从1981年第一家基金会出现至今,在短短的30余年里,中国基金会经历了从无到有,快速发展的历程。在基金会大发展的背后,也应看到政策因素对基金会的深刻影响。在2004年《基金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出台前的20多年中,全国基金会不到800家,然而自《条例》颁布以来,基金会数量激增。2013年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国务院颁布一系列通知加快社会体制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北京、上海、广东等20多个省市开放公益慈善等四类组织直接登记,进一步降低了注册门槛。
二 非公募基金会是基金会的主要增长点
2004年颁布的《基金会管理条例》,打开了民间资本参与慈善事业的大门,企业、个人等民间力量出资成立的非公募基金会开始出现,带来基金会行业始料未及的大发展:非公募基金会以年均超过20%的比例持续增加,自2010年非公募基金会总数首次超过公募基金会以来,其在全国基金会中的占比也不断增长,截至2014年年底,非公募基金会总数已达2724家,占全国基金会总数的65%(见图2)。
就2014年新成立基金会而言,总数与上一年度基本持平,但是仍能看出非公募基金会增长势头迅猛。在2014年新增的584家基金会中,公募基金会仅有65家,增量较上年减少了46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