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基于支付系统业务的PPI同比增长率拟合
出版时间: 2015年06月

支付清算体系运行的宏观经济效应

一 支付清算业务总体发展态势及其经济含义

2014年,我国的支付清算业务实现了快速增长,尤其是新兴的移动支付等业务更是如此。与此同时,2014年支付清算平均每笔交易规模保持了下降的总体趋势,而单位结算账户在银行结算账户中所占的比重也进一步下降,反映了新兴的快捷支付方式的普及对于小额非现金支付活动和个人银行账户使用所起的推动作用。相信随着支付技术的发展,这一趋势仍将在未来数年内继续(见图4-1)。

图4-1 我国支付清算业务平均规模与银行结算账户结构

类似的,基于支付清算系统交易估计的货币流通速度在近几年内保持了增长趋势。从图4-2可以看出,非现金支付工具规模与M2的比值从2013年的14.53上升到了2014年的14.80,而支付系统业务规模与M2的比值则从26.6上升到了27.6。新兴支付技术与支付方式的应用使得资金在经济体系中的周转速度变得越来越快,这也给M2在货币政策体系中的地位和相应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带来了挑战。

图4-2 基于支付清算交易估算的货币流通速度

图4-3 支付清算交易规模与GDP的比值

然而,货币流通速度的提高并没有成比例地带来实体经济产出的增长。从图4-3可以看出,创造1元GDP所对应的非现金支付工具金额从2007年的22.31元上升到了2014年的28.55元,而其所对应的支付系统业务则从33.45元上升到了53.25元。随着现代生产链条的不断迂回化和金融体系的复杂化,创造同样数量的GDP,现在比过去需要更多的支付活动。

将支付清算活动与GDP的关系在时间上进一步细化,得到图4-4所示的季度值。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