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按性别高校教师的学历情况
出版时间: 2014年05月

高校教师收入分配与激励机制的性别比较

一 高校教师收入分配与激励机制性别差异现状

本研究采用“北京市专业科技人员的收入分配与激励机制研究”课题组在北京18所高校进行调查的数据,其中北京市属高校有11所,教育部属高校有7所,共抽样调查了1697人。由于在统计数字上部属高校教师人数多于市属高校,而调查的部属高校教师人数少于市属高校人数,为了避免抽样误差带来的影响,根据市属与部属高校的教师数量(统计数字)以及抽样数量,计算出权重,在分析中使用加权分析,从而使样本能够代表北京高校教师的总体状况。

为了进行性别比较分析,首先剔除了性别缺失的样本,然后剔除非教师人员(实验员、图书馆员、辅导员等),最后共得到教师样本1260个,其中部属高校570人,市属高校690人。经过加权后得到男性713人,占56.6%;女性547人,占43.4%。

(一)高校教师人力资本特征的性别差异

从高校教师的学历情况看,随着近年来女性学历水平的提高,高校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女教师比例也在不断增加。具有研究生学历的男女教师比例都达到了85%,但是在更高的学历水平上表现出了差异,男教师中有69%具有博士学位,女教师中的这一比例为53%,男教师比女教师高出16个百分点(见图5-1)。

图5-1 按性别高校教师的学历情况

目前高校教师的职称系统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其中助教属于初级职称,讲师是中级职称,副教授和教授为高级职称(其中副教授是副高级职称,教授是正高级职称)。职称反映的是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还反映了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