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影响不同家庭类型户籍人口生育行为的人的因素
出版时间: 2014年06月

北京户籍人口生育意愿调查报告——以东城区为例

一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北京长期处于超低生育水平,东城区作为核心城区情况更为突出。自北京市首次提出“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子女,对终生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妇给予表扬和奖励”已经有34年之久,“双独政策”出台已有31年时间,第一批独生子女也已经进入生育高峰期。在这三十多年时间里,北京市独生子女数量不断攀升,而北京市户籍人口自然变动增长缓慢,人口自然增长率徘徊在4‰以下,有若干年甚至出现了负增长。而东城区近年来总和生育率一直在1以下,2010年进一步下降到0.89,为超低生育水平。

生育政策关乎国家安全,少子老龄化、“人口红利”减弱以及失独家庭问题等带来的挑战使全社会对生育政策是否调整高度关注。北京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数量不断增长,老龄化问题严重。近年来劳动力的减少,使得中国的“人口红利”作用减弱。东城区作为北京市老城区,老龄化情况更为严重,15~64岁人口逐步减少,2013年65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区户籍人口数的16%以上,已经进入超老龄期(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占总人口14%)。调整生育政策是缓解人口老龄化的重要途径,那么生育政策是否应该调整?如何调整?这已成为东城区政府和居民共同关注的问题。

作为北京市核心城区的东城区,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居民生育观念是否也接近发达国家,成为值得研究的问题,是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的认识基础。发达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后出现了长期的超低生育现象,人口学者在人口转变的基础上提出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