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受访基层干部、新农合工作人员和医务人员对参合农民医疗基金知情权的了解情况
所属图书: 弱者的救助
出版时间: 2014年12月

中国农民医疗保障调查研究报告

一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缘起

医疗保障是指居民生病或受到伤害后,由国家和社会给予一定的物质帮助,使其得到相应医疗服务或经济补偿,简言之,就是“有钱看病”。医疗保障是社会保障的首要内容,也是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重要先决条件。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能否解决好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民的身体健康和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是“天大的事”。[1]

(一)农民的医疗保障:一个沉重的话题

在中国,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是新生事物,也是一个十分沉重的话题。从历史上看,医院是宫廷的产物,医事制度基本上围绕王权的需要而设置,能够享有医疗保障的只有皇亲国戚、官僚和军事集团中有一定品级的官员。由于受为王权服务的职能所限,中国古代医疗机构为平民医治的程度和规模相当有限。[2]农民看病,国家和政府历来不负责任,都是自己找医生(郎中),自己负担费用。医生也是自己拜师学艺,自行开业。隋唐以前,朝廷对私人行医限制极严,老百姓又得不到官医看病,“求医问药”成为困扰民众生活的严重社会问题。隋唐以后,私人行医放开,尽管历朝颁布了一些医事法规,规范私人行医行为,但对医生的资质、水平、收费和考核等没有任何要求。因此,几千年来,老百姓看病全靠“家底”是否殷实,没有任何保障。尤其是农民,一直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一旦有了疾患,无钱医治,就只能听天由命。由于缺乏严密的、有组织的医疗体系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农村一旦遭遇瘟疫,常常尸横遍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