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制造业中主导产业的选择与研究
4.6.1 引言
天津市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工业门类齐全,综合配套能力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天津市已成为我国北方乃至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根据2008年和2012年的《天津统计年鉴》,2007年全市三个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2%、59.2%、40.6%,其中工业贡献率达56.1%;2011年天津市工业生产总值环比增长23.12%,三个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4%、58.6%、41.0%,其中工业贡献率达56.1%。可以看出天津市非农产业占主体地位,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所占的比重很大,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对经济的影响程度不断增大。根据Hollis B.Chenery(1986)的工业化阶段理论,在2011年天津市的工业生产总值中,轻工业与重工业的结构比为17.4∶82.6,表明天津市已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即重化工业阶段,逐渐步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即第三产业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阶段。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对天津市制造业中的29个产业部门进行分析和比较,找出天津市制造业的优势产业部门、均势产业部门及劣势产业部门,对于天津市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坚持走“发展优势产业,稳定均势产业,淘汰劣势产业”的道路来增强国内、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上海市同样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其制造业在总量上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