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能源生产值、消费额、进口额
出版时间: 2014年08月

菲律宾海洋产业研究

菲律宾共和国是群岛国家,由7107个岛屿组成,国土面积300780平方千米,地处亚洲东南部,北隔巴士海峡与我国台湾省遥遥相对,西、南隔苏拉威西、苏禄海、巴拉巴克海峡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相望,西滨南海、东临广阔的太平洋,是亚洲同大洋洲、东亚同南亚往来必经之地。

菲律宾地处北纬40°23′~21°25′,东经116°~127°,属季风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度高,年平均气温27℃左右。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在2000~3500毫米,由北往南渐增。每年7~11月多台风,尤其是位于北部的吕宋岛一年有20多次台风袭击。南部棉兰老岛很少受到影响。每年11月至翌年5月为少雨季节,6~11月为多雨季节。

菲律宾海岸线十分曲折,总长36289千米。海域面积约为国土面积的7倍,其专属经济区面积为220万平方千米。大陆架面积18.46万平方千米,在东南亚国家中仅次于印尼、马来西亚和缅甸而居第四位。

一 海洋渔业

1.资源利用现状

菲律宾属农业国,通过改善农业确保其国内粮食安全与缓和贫困是其重要目标。在全球主要渔业生产国中,菲律宾占有较高的地位。

菲律宾渔业由市政渔业、商业性渔业和水产养殖三部分组成,前两者从事捕捞业。

海洋市政渔业——海洋市政渔业的特点是通常作业于各群岛之间的水域,作业时间短,生产率低,作业工具多样化。每年鱼汛有5~6个月,通常10月至翌年5月在较深水域作业,渔获物有80%是底鱼资源。机动小型渔船每天渔获量可达33.5公斤,年均捕捞量2.5吨;无动力渔船每天渔获量仅8.9公斤左右,年均捕获量1.2吨。

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