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海洋产业研究
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位于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四面环海,东临太平洋,北接琉球群岛,南部有巴士海峡将其与菲律宾相隔,西部则与福建省的厦门市隔海相望。台湾由本岛和86个岛屿组成,海岸线长达1600千米,拥有丰富的各类海洋资源,其中最有前景的是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海洋矿业以及滨海旅游业。这些产业同时具有与大陆合作和共同发展的可能性。本研究根据已有的文献与可以查找的数据,分析了台湾各项海洋产业的现状、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与大陆合作的可能性和方向。
一 海洋渔业
1.资源利用现状
台湾有大小渔港200多处,海岸线长达1600千米,海洋资源丰富,周围海域有鱼虾类资源近500种。渔业是台湾的主要传统产业,在农林渔牧业总产值中约占25%,水产品出口占农产品总值的四成左右。渔业结构分为远洋渔业、近海渔业、沿岸渔业和养殖渔业四部分。台湾养殖业在世界上小有名气,最为突出的是养鳗、虾、吴郭鱼及虱目鱼等。[1]
1949年后,台湾渔业发展迅速,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其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基本维持在21%~28%,是台湾农业中仅次于种植业的重要部门,也是台湾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2]
2.经济效益
表8-1的数据显示,台湾渔业中的捕捞业呈现缩减趋势,从2001年631.7亿新台币的产值,减少到了2010年558.4亿新台币的产值,其间除了个别年份以外,整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台湾渔业中的养殖业则相反,从2001年33.4亿新台币的产值增加到了2010年59.5亿新台币的产值,其间除了2005年与2009年有较大幅度的缩减以外,总体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