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2008年上海家庭收入分层
所属图书: 城市社会治理
出版时间: 2014年09月

城市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以上海为例

一 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有关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讨论一直是国内社会学界乃至社会科学界研究与探讨的热门问题之一,甚至引发了海外学者的密切关注。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采用定性或定量研究方法,发表了观点各异的研究成果。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社会变迁的核心就是社会结构的变迁,社会结构变迁与转型的最重要表现就是社会分层结构的转型与变迁。社会分层结构研究有两大主要理论传统:一是马克思以生产资料占有方式来划分阶级的阶级理论;二是韦伯以财富、权力和声望多元因素为依据划分阶层的阶层理论。随着马克思主义和韦伯主义理论流派的演进,西方出现了如新马克思主义、新结构主义、社会网理论、市场转型理论等,这些理论都比较系统地发展和深化了社会分层理论。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财富分配的两极分化,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产生了许多需要研究的问题,其中包括:①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取向的经济改革催生出来的新的力量或新的阶层的发育对社会分层结构会产生什么影响?②现有的社会结构安排能否容纳这些新的力量?③执政党的政策安排将会对社会分层结构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④一个与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相适应的社会分层结构应该是怎样的?等等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经济体制改革不仅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同时标志着中国社会结构与社会阶层的重组与分化。90年代中期,孙立平等(1994)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