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河南省省辖市城镇化质量子系统评价比较
出版时间: 2015年07月

河南省省辖市城镇化质量评估研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围绕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提出六大主要任务。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实现城镇化健康发展呢?城镇化质量有没有客观的评价指标呢?为了解答上述问题,本文深入剖析城镇化质量的内涵,通过构建河南省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客观评价河南省18个地市的城镇化发展水平,找出各个地市城镇化发展的改进方向,为河南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决策提供理论支撑。

一 城镇化质量的内涵与评价指标体系

(一)城镇化质量的内涵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城镇化进行了定义。通常可以概括为空间结构转变、经济结构转变和社会转变三个方面。第一,空间结构转变方面,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减少、城镇人口增加的过程,也是各种生产要素向城镇集中的过程。[1]第二,经济结构转变方面,城镇化的过程是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过程,一方面,实现第一产业的规模化经营,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另一方面,推动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社会转变方面,城镇化是农村居民向城镇居民转变的过程,反映为在新的城市新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形成。[2]因此,对城镇化质量的内涵的界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在空间结构转变方面,评价城镇化最直观的指标就是城镇化过程中城镇人口增长的效率,即人口转化指标,包括城镇化率(城镇常住人口/总人口)、城镇从业人员比重、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城镇人口密度等指标。第二,在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