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产业的生产阶段(1776~2013)
第一节 文化产业的价值来源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充分论证了生产、交换(流通)、分配、消费的相互关系。“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交换(流通)、分配、消费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当然生产就其片面形式来说也决定于其他要素。”生产创造出消费的对象,没有生产就无所谓消费,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同时,消费不仅创造出了生产主体,而且还为生产提供了原始的动力。交换和分配是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和媒介要素。“我们得到的结论并不是说,生产、交换(流通)、分配、消费是同一的东西,而是说,它们构成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差别。”由此可见,生产、交换(流通)、分配、消费四要素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循环系统。
一 文化产业的价值创造
文化是否创造价值?如果可以,其价值决定方式是什么?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中,曾经对物质生产劳动进行过这样的经典界定:“在劳动过程中……人的活动是一种借助于劳动工具实现计划好的有目的的并且事先对世界的改造的物质生产活动。这一过程最终生产出产品也就是后来说的使用价值,自然物质可以按照人的需要改变其形式。劳动已经在其产品中结合,成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体。”据分析,人类社会的进步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智慧利用及改造,脑力劳动应包括:控制、调度和驾驭人之体力的初级脑力劳动,组织、协调、创新、改进与拓展人之体力和自然之力使用的中级脑力劳动,以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