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城市化进程中的粮食安全变化研究
出版时间: 2014年07月

中部地区城市化进程中的粮食安全变化研究理论回顾与研究综述

第一节 粮食安全概念时空演变及其测度方法

一 粮食安全概念的时间演变

粮食不仅是一种经济资源,更是一种生命资源;粮食短缺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事关国家安危的政治问题。[1]因此,粮食安全问题存在于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的整个历史进程之中[2],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粮食安全的概念和内涵始终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一)20世纪70~80年代前的粮食安全概念

粮食安全作为一个正式的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70年代全球性粮食危机时期,在国际粮食问题的讨论过程中被提出来的。[3]1974年,联合国罗马世界粮食大会发表了《消除饥饿与营养不良世界宣言》,粮农组织也通过了《世界粮食安全国际约定》。在世界粮食大会上,粮食安全被定义为:世界上随时供应足够多的基本食物以保证稳定地扩大粮食生产以及抵御生产和价格的波动的能力。[4]会议要求各国制定政策,以保证世界粮食库存最低安全水平系数,即世界粮食当年库存至少相当于上一年消费量的17%~18%。其中,6%为缓冲库存,11%~12%为周转库存,周转库存相当于两个月左右的口粮消费,以便衔接下一年度的谷物收成。凡一个国家的粮食库存安全系数低于17%为粮食不安全,低于14%为粮食紧急状态。[5]

20世纪80年代,随着粮食产量的上升和粮食储备的增加,粮食安全的概念发生了变化。1983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安全委员会通过了联合国总干事爱德华·萨乌马提出的粮食安全新概念,即粮食安全是确保任何人在任何时候,能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