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社会网络对其生育观念与行为的影响
本章主要分析农民工生育观念和行为,生育观念包括期望生育孩子数量和性别偏好两个方面,生育行为则主要包括流动后是否生育2孩和2孩性别两个方面。首先给出本章的研究设计;其次,分析社会网络对生育观念的影响;最后,探讨社会网络对生育行为的影响机制和过程。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 分析框架
在社会化过程中,社会舆论、规劝与协商都会对个体生育意愿和决策产生影响(联合国,1984)。社会网络为这一过程中生育观念与行为的转变提供了途径与渠道。社会网络具有传递信息与提供支持功能,可以满足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基本情感需要、获取财产和隐私的安全感、实际帮助的需要、相关问题的指导和建议、认识他人并获取新信息的需要(卜长莉,2005;Shye et al.,1995)。
进入城市后,由于时空的限制,原有的以亲缘和地缘为主的关系网络被割裂,为了适应城市社会生活,在城市进行社会网络的再构建成为农民工的必然选择(李培林,1996)。已有研究表明,基于社会网络的人际交流与互动是收集和散布信息的重要渠道,通过与网络成员讨论一些观念与行为问题,个体可以获取有关工作、生活方面的指导、建议和信息,从而对个体的观念产生影响,为个体的行动提供便利(全海燕,2003;Katz & Lazarsfeld,1955;Kautz et al.,1996)。同时,促使个体行为在网络成员的观念和行为的示范作用下,在社会学习和社会影响过程中发生转变(Bongaarts & Watkins,1996;Carrington,1988;Friedkin & Johnsen,1997;Montgomery et al.,2001;Ataca & Berry,2002)。因此,流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