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思考全球贸易治理
导读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治理就成为学界和政策界普遍关注的议题。然而,人们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全球金融治理,但是对于全球贸易治理却讨论得相对较少。由于产业链贸易的兴起,全球贸易环境在过去的年份中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本文认为,国际贸易组织(WTO)的治理结构,并未跟上这一变化,因此需要改革设立WTO 2.0。
供应链贸易(Supply-chain Trade)反映了货物、投资、服务、技术和劳动力的跨境流动与国际生产网络的紧密联系,这一贸易形式正在改变全球贸易格局。但是,WTO发展并没有跟上这一变化的步伐,因此,现在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世界贸易格局已经变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进程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发达国家在世界收入、制造业和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一直在下降(见图1)。这一进程的大赢家则是发展中国家,它们通过参与——而不是创造供应链——实现了发展(见图2)。赢家们都是以下几个国家供应链的一部分:美国、德国(主要是波兰和土耳其)和日本(主要是中国、韩国、印度尼西亚和泰国),印度是一个例外。快速的工业化同样带动了大宗商品出口国的高速发展,如巴西、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南非。
贸易理念和贸易治理结构同样发生了改变。如果一家高科技企业计划在一个发展中国家设厂,那么该国政府必须保证国内相对自由的货物、服务与信息流动,并提供完善的产权保护。老套的保护主义、仇视FDI的政策或缺乏产权保护几乎可以确定使得一国的魅力丧失,投资流向别处。持有更加开放态度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