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世界地理》课程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所属图书: 行进中的思考
出版时间: 2014年09月

高师《世界地理》教学内容与方法探索

一 引言

《世界地理》的教学主要从世界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或两者相结合的角度,展示世界各大洲、大洋、国家(地区)地理环境结构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阐明世界经济地域的形成条件、产业结构、经济地域类型、格局和运动规律[1]。它作为一门区域自然地理与区域人文地理相结合的课程,其研究内容与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人类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密切相关,能较好地体现地理学的综合性和区域性两大特点,在地理学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亦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然而,《世界地理》课程从总论到专题,涉及大洲、地理大区、数十国的自然和经济,研究内容多、范围广,加之近些年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产生的许多新现象,《世界地理》课程的内容变得更加庞杂,但面对课程改革背景下课时缩减的挑战,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日益凸显。以我系为例,20世纪80年代将《世界自然地理》和《世界经济地理》两门课整合为《世界地理》一门课后,一周6学时、总课时为216学时,到90年代以来,课时不断压缩至180学时,后直至降为144学时,而自2005年开始,又由144学时降为108学时。其他高师院校对《世界地理》课程压缩亦是屡见不鲜,力度还更甚(见表1)。

表1 2006年部分师范院校的《世界地理》课程设置状况

为协调教学内容与学时的矛盾,推动高师《世界地理》的教学改革,诸多学者认为重整课程结构势在必行。赵媛、陆亚中提出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核心在于树立全球观,将教学重点放在地理事物的分布和演化规律、区域综合分析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