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环境议题呈现的机制
出版时间: 2014年09月

约制与建构:环境议题的呈现机制——基于A市市民反建L垃圾焚烧厂的省思

改革开放三十余载,环境问题与社会发展并行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在相似的环境状况下,有的环境问题演化为倍受关注的社会焦点,而有的却遭受“视而不见”的冷遇;同样性质的环境问题,有的进入政府议事日程并得到有效解决,而有的却久拖不决或不了了之。因此,环境状况转化为社会议题的机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认为对此问题的分析既要认识环境利益相关者(Environmental Stakeholder)身处的社会结构,也要考察环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本文关心的问题是:在既定的社会结构中,各环境利益相关者如何认知和定义环境状况;各方采用何种话语表达自己的环境主张;各方在认识和行动过程中受到哪些限制;他们掌握和动用了哪些权力与资源并采取何种行为策略,以及相互之间是如何互动。

目前,关于环境问题的研究大多采用社会事实论范式,关注“社会看见了什么”。笔者认为,关注“社会如何看见”和“社会对这些客观事实如何反应”也非常重要。基于对社会现实的困惑和对既有解释的质疑,本研究以社会转型“加速期”为背景,结合利益相关者构想,采用嵌入性单案例研究方法[1]剖析典型案例,展示环境议题呈现的社会机制。

一 两种视野中的环境问题

环境社会学内部有关现实主义视角与建构主义视角的争论由来已久。环境事实论预设环境问题的客观实在性,并主张从客观的社会事实和社会结构要素之间分析问题的致因和影响。早期研究中著名的“艾里奇—康芒纳”之争,便是环境事实论的典型代表。艾里奇(Ehrl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