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消费的勃兴与漂绿的生成和演化
漂绿是一种成因复杂的经济现象,与绿色消费有紧密的关系。本章分析漂绿如何随着绿色消费的兴起而出现,从外部环境因素、组织内部因素和决策者个人因素三个方面讨论漂绿的成因,并从历时和共时双重视角对漂绿的表现形态进行研究。
一 绿色消费诱发漂绿出现
20世纪60年代之前,环境保护并不是一个存在于社会意识和科学讨论中的概念,大自然仅仅是人们征服与控制的对象,而非保护并与之和谐相处的对象。实际上,也正是在这一理念指引下,人类文明获得了诸多进展。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第一次向这个理念的正确性提出了质疑。这本书运用历经四年的调查数据,分析了为提高农产品产量,在全世界广泛和大量使用的化学杀虫剂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的危害,描述了若再继续按现有模式走下去,人类将迎来“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世界”,指出人类应该走“另外的路”。《寂静的春天》的出版被看成现代环保运动的肇始,也播下了绿色运动的种子。这本书在世界范围内激起了人们对野生动物的关注,唤起了人们的环境意识,引发了各国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各种环境保护组织纷纷成立。1971年,绿色和平组织成立。1972年6月12日,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组织召开了环境大会,各国签署发布了《人类环境宣言》,正式开始了人类的环境保护事业。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也是从禁止DDT的生产和使用开始。自此,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人类应该将自己的活动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协调